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

惠州日报:惠州市实验中学——一个都不能少,驱动新质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 2024-10-16 浏览数:0

惠州日报:惠州市实验中学——一个都不能少,驱动新质教育高质量发展

惠州日报,2024-05-30

 微信图片_20241016171351_副本.png

教育是唤醒人格心灵的事业。历经近半世纪风雨洗礼的惠州市实验中学,前身是创办于1975年的惠州师范学校,承载着深厚的师范教育底蕴。四十九载育人路,从惠州教师的摇篮到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惠州市实验中学迈出的每一步都铿锵有力。

自千禧年高中转制以来,惠州市实验中学一直秉承以“国家责任勤奋创新”的校训为内核,世易时移、与时俱进于2023年创新确立“一个都不能少”的办学理念,因材施教,精准施育,培养人民需要的人才,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成长而努力。在教育的海洋里,惠州市实验中学如同一艘乘风破浪的航船,承载着莘莘学子的梦想,向着理想的彼岸奋勇前行,谱写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壮丽诗篇。

●惠州市实验中学始终坚持打造高品质育人环境,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多元课程引领多彩成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坚持“五育”并举,努力构建指向综合育人的学校课程体系。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力推进素质教育,惠州市实验中学近年聚焦“一个都不能少”,积极构建多元课程体系,建立“家校社成长共同体”、开展“导师树人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力学生人生出彩。

高质量实施校本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课程是学校教育的灵魂。近年来,经过充分论证、认真研讨,学校在开齐开足国家14门课程基础上,聚焦校本课程建设,提出“四化”校本课程理念,即实施文化教学德育化、体育教学心理化、艺术教育生活化、国际教育大众化。在“四化”校本课程理念的支撑下,学校聚焦课堂,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艺术,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以实现“课堂革命”,将学科的融通性、趣味性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校聚焦“一个都不能少”,助力学生人生出彩。

创设特色第二课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基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该校从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开设涵盖人文历史、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及体育心理四大类,累计40多门第二课堂课程,由此促进学生的文化涵养、科创精神、艺术品位、身心健康全面提升。同时,该校还有涵盖科技、艺术、人文、公益、体育五大领域的42个社团,依托这些社团,以不同的维度和方式,为学生搭建各式各样的学生社团活动舞台,精心谋划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精彩纷呈的第二课堂正成为该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党建引领进课堂,为学生点亮信仰之灯。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深谙教育的真谛是培根铸魂,因此该校坚持把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不断提升学校思政课堂建设水平,多渠道实施思政教育。该校党委着力推行实施“三个一”活动,党员教师上好一节学科思政课或主题班会课,党员教师上好学校每一节团课,党员教师帮扶一名或多名关注生成长……党员教师纷纷走进各类课堂“传经授宝”,积极构建学科德育生动局面,全面提质思政课建设环境,通过深入浅出的讲授,形式活泼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担当奋斗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党建引领,音乐思政,为学生点亮信仰之灯。

凝聚家校共育合力,双向护航学生健康成长。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正是洞察家校协同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惠州市实验中学着力从“家庭、学校和学生”三个方面精准施策,凝聚家校合力,激活学生潜能,育好时代新人。精心组建一个个“家校社成长共同体”,暖心组织一场场家校联合读书分享会,热心开展一次次家校携手种花护花行动……持续深化家校共育工作,让教师成为学生追梦引路者的同时,也让家长成为学生追梦的合伙人,多频共振为孩子启智润心。

多彩研学实践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学校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贴近学生身心成长特点,组织了一系列有意义、有特色的研学实践活动,如探访皇思扬古村落、前往农学实践基地耕作……在课堂之外,学校还不断扩大学生知识半径,延长育人链条,增强实践育人能力,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教育动态化、创新化和生动化,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受教育、快成长。

“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个性化”为路径,惠州市实验中学开创了课程育人新局面。自2003年首届高考荣获惠州市“高考优胜奖”后,该校累计19年获得惠州市高中教学质量评价一等奖。

“五师”工程拨亮引航烛光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教必先强师,该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的有关论述,结合学校办学历史、办学文化,着力推出学校“五师”强师建设工程,不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所谓“五师”,即因材施教的经师、厚德博学的能师、善教善导的良师、胸怀祖国的名师、服务育人的人师。

●学校近年取得的成绩与荣誉。

在岗位上历练,在活动中成长。请科组长讲高考,锻造“经师”;开展名师宣讲,锻造“能师”;“实中十佳导师”评选,锻造“良师”;开展“不忘育人初心·争做四有老师”演讲,锻造“名师”;“实中微故事”分享与感动实中“十大人物”评选,锻造“人师”……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从不同层面锻造新型导师。对新入职教师,该校实施“青蓝工程”,即配备学科导师、班主任导师、行政导师进行“三培养”,旨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二次成长,在不同岗位成长成才。

在挑战中突破,在评比中提升。为激发教师创新精神和教学热情,学校还通过举办各类学科比武、论文评选、课题研究等活动,打开教师的新成长空间。该校确立了队伍建设目标,就牵住了教师队伍全员建设这个“牛鼻子”,不断改革创新强师内容方式,因时因势优化强师目标策略,切实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由此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型”“智慧型”教师。

近年来,该校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殊荣,论文和课题成果丰硕。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仅2023年,该校共有2个省级课题成功立项,9个市级课题顺利结题,6个市级课题正式开题;有20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在惠州市优秀论文、“1+1”读书节等论文评比活动中,累计有47篇论文获奖,其中获一等奖17篇,二等奖9篇……强大的师资力量,为该校的“以质立校、以研强校”提供了磅礴动力。

“六个校园”绘就优教底色

环境优美,氛围高雅,设施完善,这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外在形象代言。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说过:“人是环境的产物。”美丽的心灵需要美丽的环境,美丽的环境孕育美好的情怀,它是一种教育力量,更是一种文化浸润。

●惠州市实验中学环境优美,氛围高雅,设施完善。

多年来,该校始终坚持打造高品质育人环境,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给师生工作和学习赋能,学校围绕幸福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节能校园、生态校园、智慧校园等“六个校园”建设,为师生构建一个更加人性化、舒适化、温馨化的育人环境。借助数字化技术,赋能教育教学,促进治理效能提升,将继续在“智慧校园”上发力发功,管理好、使用好、发挥好“希沃”教学平台作用,让它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倍增器”;继续管理好、使用好、发挥好校园电子班牌,让它成为家校沟通的好平台;历时一年多,原四号宿舍楼重建完工,今年秋季学期将新增72间学生宿舍,约576个床位……旧貌换新颜,芳华更青春,为校园环境的改善、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力量。

一校两区奠定学校发展新格局

惠州市实验中学北校区隶属惠州市实验中学,是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寄宿制示范性重点高中分校区,是惠州市教师发展中心首批研训基地学校。校区位于市区白鹭湖伊云美地,山环水绕,自然环境优美,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设计办学规模为3个年级,24个教学班,容纳1296名学生。2024年秋季学期招收第二批新生后,2个年级共16个教学班。

 

●惠州市实验中学北校区位于市区白鹭湖伊云美地,自然环境优美。

北校区以“一个都不能少”为办学理念,以“培养人民需要的人才”为育人目标,提出“办精品校区、做精品教学”的分校区办学目标,聚焦三个重点,即聚焦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有品质的教师;聚焦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有品格的学生;聚焦学生的成长规律,塑造有品位的家长。教育管理上,北校区由惠州市实验中学全面组织实施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理念一致、育人模式相同、管理团队一体、课程资源共享、教师统一招聘,致力于培养综合素质全面的优秀学子,建设高品质高中分校区。

“一个都不能少”的新办学理念引领下,惠州市实验中学将继续以多元课程赋能,良师引航助力,培养时代新人,让莘莘学子唱响青春奋斗之歌,在伟大的时代舞台绽放人生光彩。

正高级教师风采展示

刘剑锋

刘剑锋,全国模范教师,中学数学正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惠州市数学首席教师。先后兼任年级副级长、年级主任、教务主任、援疆教学副校长。他从教37年,担任22年班主任。曾大力推行“阳光课堂”创新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持校级课题2个,主持省级课题1个,公开发表论文16篇,其中有4篇论文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出版专著1部。

座右铭:情系教育,视生如子。

危宝华

危宝华,硕士学历,高中生物正高级教师,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生物学会理事。广东省奥赛优秀辅导教师,广东省生物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惠州学院兼职教授,惠州市首席教师,惠州市德育优秀工作者“旭日奖”获得者,2次获惠州市优秀教研工作者,惠州市卓越“头阵计划”班主任领头人,惠州市最美教师。人大复印论文1篇,北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7篇,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共20余篇,报刊发表散文3篇。主持一个省级课题和一个市级课题,编写了《高中生物体验式学习》生物学著作,发明一项国家专利。先后举办市级以上专业讲座30多次。

座右铭:为而不恃,质真若渝。

乔永海

乔永海,中共党员,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中学物理正高级教师。河南省“百千万”工程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24年第一季度惠州市师德季度人物,惠州市抗疫优秀志愿者。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主持省级项目一项并获得良好等级,在物理学科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8篇。

座右铭: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品格的塑造和未来的引领。

优秀教师风采展示

李伟东

李伟东,中共党员,中学地理高级教师。现任惠州市实验中学第二党支部副书记,高二(23)班班主任。多次荣获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全国百名先进个人,广东省中学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优秀指导教师,两次荣获梅州市高考高分尖子指导奖,惠州市优秀班主任,校优秀共产党员、十佳班主任、教学能手、优秀备课组长、“十大年度人物”等。

座右铭:共建共享共发展,同爱同在同进步。

李永梅

李永梅,中共党员,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广东省语文骨干教师,惠州市优秀班主任。潜心教书育人,在学校多次荣获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十佳班主任、教学能手、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等称号。潜心教研,先后荣获广东省“一师一优课”一等奖,惠州市作文评价比赛一等奖,惠州市语文评课比赛一等奖,惠州市“语文好老师”教育教学活动观课评课一等奖。细心指导青年教师,荣获惠州市市直学校优秀指导教师、仲恺高新区中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和惠州市高中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优秀指导奖。

座右铭:静心为师,尽心为生;静以修身,德以育人。

谢根根

谢根根,中学地理一级教师。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本科学历,理学学士学位。高中地理教学工作18年,班主任工作13年。工作认真负责,从“育分”到“育人”,积极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带班级在体育节、科技节以及各阶段考试等都获得优异的成绩,本人多次荣获优秀班主任、优秀班主任·致远奖、优秀教师·致远奖、教研标兵、暑假家访优秀老师、寒假优秀五育导师等称号。

座右铭:相信每个人都会期待成为更好的自己,只要以更多的智慧与爱心进行引导,定可静待花开。

张玲

张玲,中学语文一级教师。惠州市优秀班主任,惠州市优秀班级团队成员,曾被聘为惠州市语文核心备课组成员和市新任教师培训指导教师,荣获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伯乐奖,多次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校优秀备课组长、校教学能手、校先进工作者。

座右铭:在育人中完善自我,在平凡中追求卓越,在流年中焕发青春,在奉献中收获幸福。

文字惠州日报记者邬玉婷 通讯员钟辉勇 何碧兰 图片由学校提供

(编辑:林海燕 刘恒志)


友情链接

首页学校概况校园风光教学教研教学资源招生招聘联系我们

电话:0752-2260707  |  传真:0752-2260707  |  地址:惠州市三环南路一号  |  邮编:516008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 |  粤ICP备090402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