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报》报道我校办学情况——多元课程增动能 良师领航添助力
多元课程增动能 良师领航添助力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以下简称“惠州市实验中学”)创办于1975年,前身是惠州师范学校。经过49年的不懈努力,学校从一所培育本地教师的院校,蜕变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走过的每一步都坚实有力。2023年,惠州市实验中学确立了“一个都不能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成功机会)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培养新时代人才。学校通过构建多元课程体系,实施“强师工程”,建设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让办学理念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
构建多元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惠州实验中学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个性化”为发展路径,不断创新课程育人模式。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校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办学理念,积极构建多元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重视思政课程。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将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着力推进“党员教师上好一节学科思政汇报课、一节思政主题班会课、一节特色思政团课”的“三个一”活动,提升思政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厚植家国情怀。
开足常规课程。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着重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倡导“文化教学德育化、体育教学心理化、艺术教育生活化、国际教育大众化”的“四化”校本课程理念,深入探索情境导向、问题驱动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学科的融合性和趣味性。
开好特色课程。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学校结合“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的模式,开设了涵盖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体育素养、心理素质5大类40多门校本课程,作为“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和艺术品位。为了更好地实施“第二课堂”,学校重新梳理和调整了42个社团,使社团活动从不同维度和多样方式融入“第二课堂”。为评估“第二课堂”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学校每年精心策划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校园文化节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丰富他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开设实践课程。近年来,学校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探访古村落、前往农学实践基地耕作等研学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动态化、创新化和生动化的实践活动课程,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这样的实践课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还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有效实施“强师工程”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教必先强师。惠州市实验中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做“四有好老师”、当“四个引路人”的重要论述,结合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着力建设以培养“因材施教的经师、厚德博学的能师、善教善导的良师、胸怀祖国的名师、服务育人的人师”为目标的“强师工程”,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岗位上历练,在活动中成长。为推进“强师工程”,助力教师迅速成长并贴近育人实际,学校提供了多样化的岗位、机会和平台。比如,常态化组织各学科教研组组长解析高考命题规律,提升教师因材施教的能力,培养“经师”;举办名师宣讲活动,让教师更加博学多才、德艺兼备,成就“能师”;评选“实中十佳导师”,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工作,塑造“良师”;举办“不忘育人初心·争做四有老师”主题演讲活动,强化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成就“名师”;开展“实中微故事”分享、“感动实中·十大人物”评选活动,促使教师积极参与服务育人,展现“人师”风范。通过一系列长期坚持、成效显著的活动,学校从多个层面建设新型教师队伍,使大批教师快速成长。
在挑战中突破,在评比中提升。为激发教师创新精神和教学热情,学校不断创新内容和方式,优化强师目标策略,举办学科比武、论文评选、课题研究等活动,拓展教师的成长空间,切实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大力度培育创新型、智慧型教师。
近年来,学校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论文与课题成果丰硕,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2023年,教师参与的2项省级课题成功立项,9项市级课题顺利结题,6个市级课题正式开题。教师有20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并有47篇论文在惠州市优秀论文、“1+1”读书节等论文评比活动中获奖。强大的师资力量为学校的“以质立校、以研强校”理念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加强“五个校园”建设
惠州市实验中学开展平安校园、和谐校园、节能校园、生态校园、智慧校园“五个校园”建设,打造人性化、舒适化、温馨化的高品质育人环境,为师生的工作和学习赋能,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平安校园”,学校定期开展消防演习、防校园霸凌宣讲等教育活动,并常态化开展安全检查,确保校园安全。为建设“和谐校园”,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电子班牌系统,促进家校沟通和师生互动。为建设“节能校园”,学校开展“弯腰、伸手、光盘”三大行动,既节约资源又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为建设“生态校园”,学校根据当地气候和特色,在校园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生态环境。为建设“智慧校园”,学校通过“希沃”教学平台等智能化教学工具,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未来,在“一个都不能少”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惠州市实验中学将继续以多元课程赋能,良师引航助力,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让莘莘学子唱响青春奋斗之歌,在时代舞台绽放人生光彩。
(本文于2024年9月11日发表在《语言文字报》第8版-“品牌·管理”栏目,作者罗粤珂 钟辉勇)